1.本實用新型涉及系統窗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封閉陽臺的斷橋鋁系統窗。
背景技術:
2.系統門窗是一個性能系統的完美有機組合,設計時需要考慮一系列重要的功能,還要考慮設備、型材、配件、玻璃、粘膠、密封件各環節性能的綜合結果,缺一不可,最終形成高性能的系統門窗,因其優越的保溫效果、安全性能和舒適程度,得到了市場的青睞,系統窗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趨于成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系統窗開始進入國內市場,最早應用于酒店、別墅等高檔建筑,隨著制造成本的降低和市場的逐漸認可,系統窗開始走向家裝市場,現有技術中,陽臺用系統窗通風面積大都由兩扇活動的窗戶調節,對于通風面積的調節具有局限性,為此提出了一種用于封閉陽臺的斷橋鋁系統窗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封閉陽臺的斷橋鋁系統窗,具備便于調節的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陽臺用系統窗通風面積大都由兩扇活動的窗戶調節,對于通風面積的調節具有局限性的問題。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封閉陽臺的斷橋鋁系統窗,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內腔固定連接有橫向架,所述固定架內腔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豎向架,所述固定架內腔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橫向架和豎向架之間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擋風玻璃,所述固定架內腔底部的中心處且位于兩個所述第一擋風玻璃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擋風玻璃,所述固定架內腔頂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橫向架和豎向架之間均通過鉸鏈活動連接有通風窗,所述固定架內腔的頂部且位于兩個所述通風窗之間通過鉸鏈鉸接有轉動窗。
5.優選的,所述固定架內腔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橫向架和豎向架之間均固定連接有擋風架,所述轉動窗右側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一活動板。
6.優選的,所述橫向架頂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兩個所述豎向架之間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二活動板,所述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通過阻尼轉軸活動連接。
7.優選的,所述通風窗的一側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腔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有轉動柱,所述轉動柱的右端貫穿至通風窗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轉動把。
8.優選的,所述轉動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掛鉤,所述豎向架的一側開設有卡槽。
9.優選的,所述卡槽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卡柱,所述掛鉤的底部延伸至卡槽的內腔并與卡柱的表面活動連接。
10.優選的,兩個所述豎向架相靠近的一側且位于橫向架的上方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防護墊。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固定架,起到了固定橫向架和豎向架的作用,提高了橫向架和豎向架在使用時的穩定性,通過設置橫向架和豎向架,起到了將固定架的內部分隔成多個小空間的作用,從而使對通風面積的可控性提高,通過設置第一擋風玻璃和第二擋風玻璃,起到了擋風和傳遞外界光線的作用,從而提高陽臺白天時的可見度,通過設置通風窗,起到了便于調節通風面積的作用,通過轉動通風窗的角度即可對通風面積進行調整,通過設置轉動窗,用于調節通風面積,通過調節轉動窗的高度即可調整通風面積,進一步的提高了通風面積的可控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陽臺用系統窗通風面積大都由兩扇活動的窗戶調節,對于通風面積的調節具有局限性的問題。
附圖說明
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14.圖2為本實用新型豎向架、第一擋風玻璃和第二擋風玻璃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15.圖3為本實用新型轉動窗、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16.圖4為本實用新型通風窗、固定槽和轉動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17.圖5為本實用新型轉動柱、轉動把和掛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18.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a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19.圖中:1、固定架;2、橫向架;3、豎向架;4、第一擋風玻璃;5、第二擋風玻璃;6、通風窗;7、轉動窗;8、擋風架;9、第一活動板;10、第二活動板;11、固定槽;12、轉動柱;13、轉動把;14、掛鉤;15、卡槽;16、卡柱;17、限位板;18、防護墊。
具體實施方式
2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21.請參閱圖1-6,一種用于封閉陽臺的斷橋鋁系統窗,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內腔固定連接有橫向架2,固定架1內腔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豎向架3,固定架1內腔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橫向架2和豎向架3之間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擋風玻璃4,固定架1內腔底部的中心處且位于兩個第一擋風玻璃4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擋風玻璃5,固定架1內腔頂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橫向架2和豎向架3之間均通過鉸鏈活動連接有通風窗6,固定架1內腔的頂部且位于兩個通風窗6之間通過鉸鏈鉸接有轉動窗7,通過設置固定架1,起到了固定橫向架2和豎向架3的作用,提高了橫向架2和豎向架3在使用時的穩定性,通過設置橫向架2和豎向架3,起到了將固定架1的內部分隔成多個小空間的作用,從而使對通風面積的可控性提高,通過設置第一擋風玻璃4和第二擋風玻璃5,起到了擋風和傳遞外界光線的作用,從而提高陽臺白天時的可見度,通過設置通風窗6,起到了便于調節通風面積的作用,通過轉動通風窗6的角度即可對通風面積進行調整,通過設置轉動窗7,用于調節通風面積,通過調節轉動窗7的高度即可調整通風面積,進一步的提高了通風面積的可控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陽臺用系統窗通風面積大都由兩扇活動的窗戶調節,對于通風面積的調節具有局限性的問題。
22.具體的,固定架1內腔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橫向架2和豎向架3之間均固定連接有擋風架8,轉動窗7右側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一活動板9,通過設置擋風架8封閉陽臺木地板,起到了對通風窗6周圍間隙進行擋風的作用,避免了通風窗6在密封狀態下有風從間隙吹入的情況。
23.具體的,橫向架2頂部的前端和后端且位于兩個豎向架3之間均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第二活動板10,第一活動板9和第二活動板10通過阻尼轉軸活動連接,通過第一活動板9和第二活動板10的配合,起到了調節轉動窗7高度的作用,從而調節轉動窗7處的通風面積。
24.具體的,通風窗6的一側開設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內腔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有轉動柱12,轉動柱12的右端貫穿至通風窗6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轉動把13通過設置轉動柱12,起到了固定轉動把13和掛鉤14的作用,避免了轉動把13和掛鉤14因自身重力發生掉落的情況,通過設置轉動把13,起到了便于轉動轉動柱12的作用,從而便于打開或關閉通風窗6。
25.具體的,轉動柱1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掛鉤14,豎向架3的一側開設有卡槽15,通過掛鉤14、卡槽15和卡柱16的配合,起到了將通風窗6的位置固定的作用。
26.具體的,卡槽15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卡柱16,掛鉤14的底部延伸至卡槽15的內腔并與卡柱16的表面活動連接。
27.具體的,兩個豎向架3相靠近的一側且位于橫向架2的上方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防護墊18,通過設置限位板17,用于對轉動窗7進行限位,避免了轉動窗7轉動過度造成第二活動板10底部轉軸損壞的情況,通過設置防護墊18,起到了降低轉動窗7與限位板17之間撞擊幅度的作用。
28.使用時,需要將通風窗6打開通風時,首先轉動轉動把13,轉動把13帶動轉動柱12轉動,轉動柱12在轉動的同時帶動掛鉤14在卡槽15的內部轉動,當掛鉤14從卡槽15的內部移出后即可打開通風窗6進行通風,需要調節轉動窗7處的通風面積時,首先推動轉動窗7,轉動窗7配合鉸鏈做軸心運動,同時轉動窗7配合轉軸帶動擋風架8轉動,擋風架8配合轉軸帶動第二活動板10轉動,以此來調節轉動窗7處的通風面積,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陽臺用系統窗通風面積大都由兩扇活動的窗戶調節,對于通風面積的調節具有局限性的問題。
29.本技術文件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而且根據說明書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等常規手段,機械、零件和設備均采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型號,控制方式是通過控制器來自動控制,控制器的控制電路通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簡單編程即可實現,屬于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并且本技術文主要用來保護機械裝置封閉陽臺木地板,所以本技術文不再詳細解釋控制方式和電路連接。
30.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內容由用戶投稿,彬迪地板進行整理發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