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還原 :
接到一個電話,一位朋友在某品牌購置了一款寬度為155mm的實木地板。訂貨單和送貨單上都是標明的寬度為155,付款也是付的155的錢。結果送來的貨是寬度是125mm,送貨單上標注的也是125mm,因為安裝前需要簽字確認,朋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了字,并未看清安裝單上的規格。
安裝完成后朋友去門店退多余的地板木地板長寬,在退貨中才發現自己家的地板被“調包”了。向商家討說法無果只能求助。
致電了該地板的負責人,被告知的結果卻是:125~155之間是屬于正常誤差范圍?。?!而且朋友已簽字確認,說明他是知道送來的地板是125,現在反悔為時已晚,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為退10元/平。該負責人還說,這是行業潛規則,別家地板商都是這么做的。
這件事到此還沒結束,退10元一平別說朋友不同意,換作誰都不樂意啊。
第一,125屬于標準板,155是寬板,兩者性質就完全不一樣。這兩個板子同等級的出廠價就要差很多了,體現在終端零售價上至少要差四五十的吧。商家這一單就多了好多利潤。奸商。
第二,誤差3公分告訴我是正常范圍,是3公分不是3毫米好嗎!你這是在逗我嗎?
第三,行業潛規則?真的是這樣嗎?
(看看兩種規格板子地差距)
帶著疑問,先后致電了A品牌地板徐總和B品牌地板呂總求證此說法。
A品牌地板徐總給出的解釋是:實木地板122~124屬于正常誤差范圍,因為原材料在加工打磨的過程中會有一定損耗。幾毫米的誤差大家也是能接受的。5毫米是能接受的最大誤差范圍
B品牌地板呂總給出的解釋是:基本同A品牌說的一致,實際送貨的地板只能超出訂單上的規格。
看來行業潛規則并不是該品牌說的那樣。
這件事吧木地板長寬,朋友這邊也有問題,安裝的時候沒有確認就簽字,后期說也說不清,如果走法律程序也沒有充足的理由。
所以,裝修的時候送來的貨無論如何要點清數量,確認規格,拍照留證,再確認簽字。
相信碰到這種事情的應該不止這一家!
以上內容由用戶投稿,彬迪地板進行整理發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